走进磨黑孔雀屏ll空山
来源:空山 | 作者:李跃斌 | 发布时间: 2024-02-22 | 419 次浏览 | 分享到:
似乎历史在孔雀屏打旽,如今的孔雀屏作为茶马古道驿站已经沉寂!


   


        据传,先前磨黑井北部有个寨子,曾几何时,因为寨子附近森林密布有孔雀栖息繁衍,因此得名孔雀屏。后来磨黑繁荣、商人来往不息,孔雀屏就成为了旧时进京官马大道上的一个非常重要驿站。当年到磨黑中学任教的西南联大师生都是经过孔雀屏到磨黑中学的。

      

        曾记得父亲生前向我讲述过抗日战争年代的孔雀屏,那时候的孔雀屏也曾是人欢马叫、烟火繁华、兴盛发达之地,是往返于普洱到省城昆明的必经之地。私立磨黑中学创办后,1943年国学大师刘文典先生和西南联大学生来任教讲学时,时任磨黑中学第一届学生自治会主席的父亲李翼华(磨黑中学第一班学生),便带着学生跑到孔雀屏迎接他们的老师。父亲讲述的他这段亲历的历史事件,成为考察当时私立磨黑中学时代办学的一个佐证。


       几十年来我一直期盼着能有机会去走访当年父亲去迎接国学大师来磨黑讲学的这个古驿站--孔雀屏。


       光阴似箭,时光渐去我依然执着,在我已经书写职业生涯尾声的癸卯年,我终于实现了这一夙愿。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深秋时节之周末,孔雀屏再次从耳膜滚入我记忆罅缝,好友带我走进这个耳熟却陌生的地方,走进了如今的磨黑镇庆民村孔雀屏村民小组,走进了这个历史上曾经热闹非凡过的重要驿站孔雀屏。

 

        朋友告诉我孔雀屏位于磨黑镇庆明村,距离磨黑镇驻地约五六公里,曾是普洱产茶区到达省城昆明的必经之地,也是官员进京的重要驿站。


          我们从磨黑往北沿着213国道公路行驶不远,便驶入前往孔雀屏的山林便道,我平生第一次去往孔雀屏,一种好奇神秘感吸引着我。山林间的道路狭窄却很有景色,树木亭亭、溪水潺潺满眼群山杂树葱绿,肃穆中生机盎然。深秋丰收的金黄景色在车窗外划过,许多种叫不上名字的野花在路旁恣意怒放着。我们一路呼吸着清新空气,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孔雀屏古驿站。


       远远眺望孔雀屏古驿站,孔雀屏沐浴在秋日宁静祥和氛围里。面南背北的孔雀屏村庄,在深秋的蓝天和几朵白云映照下,简直就是一副乡村静卧的田园山水画。

村庄北面的山峦孔雀屏山,满是青翠的树林。村寨南边的垄上阡陌在秋光下金色明媚。一幅美轮美奂的乡村田园景色展现眼前,自然馈赠的美景使得孔雀屏风景如画。


       朋友带我步入村寨,我们沿着这条仅仅几米宽的石板路穿村而上,向北而行,这贯穿全村的石板路便是当时孔雀屏的茶马古道。石板路从寨间穿越而过,至今保留着一段茶马古道遗址。我张目四顾,孔雀屏的建筑多是两层檐翘角土木结构房,古道路边除少数的砖房外多数是旧时留下的土房,其中不少就是当年的马店。徜徉在孔雀屏曲径细长的街巷里,斑驳的墙体和土木结构的房屋尽显出沧桑感。


        我们走访中目睹了至今多处房子都保持着原有的马店格局,还能分出哪里是供人住宿的,哪里是牲口歇息的。在这方清净的驿站中,孔雀屏的老房屋大门前的石墩、柱脚石,或方或扁圆雕有猛兽云纹,感受到了茶马古道悠久的文化,

         

       孔雀屏老百姓的民风乡俗仍然那样地淳朴,在村头见几位老人悠闲而座,妇女们则在整理打整着半成品的烤烟。一位叫徐有成的70多岁村民大方地与我们交谈,和我们讲述了当年作为驿站的热闹。他说,解放前这里马店林立,有30多户人家开过马店供过往人马驻歇。几百米长的街道上可容纳数百匹马,店家为客人提供吃住为骡马提供站槽和草。从昆明等北面来的马帮多在孔雀屏留宿,第二天才前往磨黑井。那时孔雀屏夜晚马灯阑珊,人声沸腾,马嘶阵阵。据徐有成老人讲,直到磨黑通公路时孔雀屏都还有马帮。 


         

       朋友又带我来到社长家,社长朱少华的父亲朱志平带我们来到了一处老屋参观考察。老屋为一四合院布局,修建于清末年间。房屋青砖地板,大门木雕石雕工艺精法,人物构图形象生动,老屋大门的两个褪色的门神漆画和模糊得难于辨认了的对联,在诉述着曾经的辉煌。



        登上四合院楼,老宅斑驳的镂空雕花门窗,满是历史的沧桑。大门上的丹青绘画,经历百年风雨的窗棂和供桌木柜及石柱砖墙,记录着几代古道人家和茶马古道兴衰的历史。





          

      据说这四合院老屋解放前是一家王姓地主家的房屋,老屋最具清未民间離刻的特色,是孔雀屏茶最具代表性的驿站建筑。在这四合院老房屋门前,由宁洱县政府新近立起来的“孔雀屏民国长春宅”石牌默默告诉我们,这老屋2023年已经成为宁洱县文物保护单位啦。 

       


            


       我驻足这百余年的孔雀屏老屋,不由让我联想起了在磨黑古镇过街楼的“民俗展陈馆”--曾经我们家的那百余年老宅,让我百感交集,感慨万千。


       在村里老人指引下,朋友和我来到了茶马古道从北入村寨之地,见大约不到2米宽的孔雀屏茶马古道在山里弯曲盘旋,沿着密林遮盖的山岗箐头盘山而去,掩没在茂密的树林之中。据悉古道是在清朝嘉庆年间的由人工打磨条石和砾石铺成,成为名扬思普的孔雀屏官马大道。

            


        驻足村头,注视脚下的石路,历经岁月洗礼,依然坚实如初,凝望着这从北通往孔雀屏村寨的茶马古道遗址。古道悠悠,青山依旧。难免重现弘一法师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此时此景,想起父亲当年来这里迎接刘文典大师一行磨中老师的故事,脑海幻境里依稀看到五六个衣着民国时代读书人服装的人们,谈笑风生的从茶马古道那端向我走来。


      孔雀屏的古道遗址和马店老宅是普洱茶文化研究的历史见证,也是私立磨黑中学办学的见证。孔雀屏曾今的那一排排青瓦木楼,一户挨一户的驿站,诉说着百年来小小古道的富庶。如今这里的繁华的仿若不存在,然而她的美和她的故事,却是历久弥香。


      似乎历史在孔雀屏打旽,如今的孔雀屏作为茶马古道驿站已经沉寂,这里烟草已经成为村民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但朋友告诉我,去年冬天,孔雀屏被评定为云南省2023年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美丽村庄。现在政府正开始着手打造孔雀屏古驿站。孔雀屏好像快要苏醒了,或许不远的将来,人们有可能有看到的人欢马叫、欣欣向荣的景象和希望。


         

      意犹未尽走出村寨,回头凝望,蓝天白云笼罩下的孔雀屏静谧、淳朴、纯净和美丽,就如宣纸上一副写意中国画洇延般开来。意念里,我的血管里响起了马蹄的声音,父亲和私立磨黑中学的同学们,在孔雀屏迎接西南联大学生和刘文典大师来磨黑中学任教的画卷,在我的脑海里慢慢成像徐徐展开。



   【作者简介】空山,男,汉族,九三学社普洱市基层委副主委、普洱市统一战线联谊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璨蓝




新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