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立秋,小舟撑出荷塘里的意境,那些诗里诗外的快乐与自由,是否也是您灵魂的避风港?!请大家以《避风港》为题,创作一首微型诗。
——出题人:心开
本期特邀评委:心开 岐麟散人 飘渺 小草 水中绿荷 瑞雪丰韵 王兴献 点亮心灯
师荐赏析篇
心开读诗篇
避风港
文/陈世勇(贵州)
藏着一身疲惫,回府……
那一桌方言
治愈,多年在外患下的顽疾
【心开读诗】家乡话,也就是方言。更多的游子所升腾起来的那些想念吧!
避风港
文/点亮心灯(河北)
朵朵莲花被托举到阳光下
那困于荷塘之根
代代出淤泥而不染
【心开读诗】托举而出的莲离不开荷塘的泥,根茎与泥土之间的互存互生的每一天,都是给莲的养料。别人扔的泥巴终究还是成就了莲的清香。
避风港
文/蔡淑萍(甘肃)
你,伟岸的身躯
锁一汪清泉
花木,舒眉舞袖
【心开读诗】第二人称介入是一种平移视角截取的画面,从这开始的温馨与温暖,都是外界的因素所无法摧毁的存在。
避风港
文/小乙(辽宁)
钻进这三行小巷沉心写诗
清空烦恼事
笔尖润出通感
【心开读诗】三行虽小,却也包罗万象。笔尖润墨,书写大千世界。这是诗人的宿命,也是一种超脱的存在,与之匹配的都是日子的诗情画意。
——————
岐麟散人浅读篇
避风港
文/薛鲁军(湖南)
这条路,总是被烟火味包裹着
溃口有风
归来,总有蒜香暖着风寒
岐麟散人浅评:一首接地气的微诗。烟火裹着的路,是心的指向。风从溃口钻来,却吹不散归来时的蒜香——那是家的温度,轻轻熨帖着一路风寒,避风港就是家。
避风港
文/小乙(辽宁)
裤腿漏风,衣袖滴雨
你递来半杯温茶
暖透了漂泊的清秋
岐麟散人浅评:首句写出在外的辛酸与不易,二句半杯温茶递来,暖意漫过全身,漂泊已不重要,原来避风港,藏在这掌心的温度里。
避风港
白芷/江西
用灶台手机三行诗
筑个暑假结界
悄悄磨洗,暮年的自己
岐麟散人浅评: 诗人笔下的避风港很简单,灶台烟火、手机絮语、三行小诗,暂离喧嚣,消暑假期,打磨暮年的自己,这里是独属的温柔港湾,也是人生的归宿和独属的幸福。
避风港
文/陈世勇(贵州)
藏着一身疲惫,回府……
那一桌方言
治愈,多年在外患下的顽疾
岐麟散人浅读:家就是游子的避风港,回家,放下疲惫,亲人的呵护与关心温暖游子心田。
避风港
文/点亮心灯(河北)
朵朵莲花被托举到阳光下
那困于荷塘之根
代代出淤泥而不染
岐麟散人浅读: 荷塘深处,根在淤泥中坚守,朵朵莲花向阳而生,高洁品质世人仰慕,这扎根的地方,就是灵魂永恒的避风港,含蓄而有力。
————————
飘渺读诗篇
避风港
文/薛鲁军(湖南)
这条路,总是被烟火味包裹着
溃口有风
归来,总有蒜香暖着风寒
飘渺读诗:这首诗以极简笔触写尽归处的暖。把外界的寒意与颠簸,陡然转换成最朴素的厨间香气,成了抵御风霜的力量。全诗无一字写“家”,却以烟火与蒜香为锚,让“归来”有了具体的温度,于细微处见深情,是漂泊者都懂的柔软回响。
避风港
文/点亮心灯(河北)
朵朵莲花被托举到阳光下
那困于荷塘之根
代代出淤泥而不染
飘渺读诗:别有意趣的一首小诗。首句用上动词,有画面感,莲花是希望的显影。根虽困于淤泥,却托出代代洁净。经典意象,在此成了避风港的注脚:所谓庇护,是让纯粹在根基的托举里,稳稳向阳。
——————
小草浅析篇
避风港
文/薛鲁军(湖南)
这条路,总是被烟火味包裹着
溃口有风
归来,总有蒜香暖着风寒
小草浅析: 这首短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充满烟火气息的温馨画面!通过意象的叠加和情感的渗透,营造出一种归家的舒心安宁与温暖!正如诗文所言: 这条通往回家路,始终被生活的温暖所环绕,即使有偶尔的风雨侵袭,归来的时候,总有蒜香的气味暖着风寒”!比拟贴切,情感饱满!
避风港
文/岐麟散人(陕西)
母亲把一辈子织成屋檐
我们在底下
躲过所有的风雨
小草浅析: 微诗以“母亲”和“屋檐”为核心意象,通过简洁而富有张力的语言,展现母爱如港湾般庇护子女的主题思想!首句"屋檐"这一具体物象与母亲的辛苦一生捆绑。颈句与尾句的互为递进赋予母爱以近乎神性的保护力量。看似浅显易懂,实则寓意深长!
避风港
文/小乙(辽宁)
裤腿漏风,衣袖滴雨
你递来半杯温茶
暖透了漂泊的清秋
小草浅析: 微诗以简练的意象勾勒出漂泊者倍受感动的温馨画面。展现了现代诗歌以小见大"的艺术内涵。"裤腿漏风"与"衣袖滴雨"形成横向的空间延展,而"半杯温茶"则构建出纵向的深度情感。茶水的温度成为垂直方向的救赎。这种十字交叉的空间意象描写,精准捕捉了现代人既漂泊又渴望安定的矛盾心愿。
避风港
白芷/江西
用灶台手机三行诗
筑个暑假结界
悄悄磨洗,暮年的自己
小草浅析: 此诗以现代生活元素构建诗意栖居。在碎片化时代中寻找精神自洽的慰藉。”暑假结界”一句堪称神来之笔。将教育时间的"暑假"转化为空间概念的"结界",在时间的裂缝中开辟出精神领地。"磨洗暮年"的自我观照,通过"悄悄"这个副词,不仅流露出宗式的自我参照,而且包含了存在主义者的焦虑!磨洗的动作既是对岁月的抵抗,又是对生命的抛光,在矛盾中达成诗意平衡的艺术魅力!
避风港
文/陈世勇(贵州)
藏着一身疲惫,回府……
那一桌方言
治愈,多年在外患下的顽疾
小草浅析: 首句"藏着一身疲惫"中的"藏"字精妙,既暗示现代人对外强撑的生存状态,又为后文的"治愈"埋下伏笔。”一桌方言"是诗眼所在,将听觉的方言转化为视觉的宴席。桌子作为家庭团聚的核心意象,承载着比食物更珍贵的语言记忆。未句"顽疾"的隐喻既凸显了现代性病症的顽固,又彰显了乡土治愈的神奇。这种将社会学观察转化为医学隐喻的写法,体现了当代诗歌对现实问题的诗性转化能力。比拟贴切,情感细腻!
避风港
文/蔡淑萍(甘肃)
你,伟岸的身躯
锁一汪清泉
花木,舒眉舞袖
小草浅析: 首句将避风港的物理特征人格化。"伟岸"一词既描绘物理高度,又暗含精神高度,这种双重性为下文的意象转换埋下伏笔。诗眼"锁一汪清泉"中的"锁"字极具张力。锁住一汪清泉,形成了整体意境中的"刚柔相济"。这种刚柔并济的审美处理,既延续了中国古典美学传统,又赋予其现代诗简洁表达的艺术魅力!
避风港
文/点亮心灯(河北)
朵朵莲花被托举到阳光下
那困于荷塘之根
代代出淤泥而不染
小草浅析: 首句 "朵朵莲花被托举阳光下"形成动态的视觉画面,"托举"一词暗含某种仪式感的神圣。阳光作为澄明境界的象征,与后文"淤泥"形成光明与晦暗的二元对立,这种空间分割延续了古典诗歌"出淤泥而不染"的审美传统。”困于荷塘之根”的困字赋予植物根系以人类处境。而"代代"一词打破时间线性,使"不染"的精神品格获得遗传学意义上的永恒!
————————
水中绿荷浅析篇
避风港
文/岐麟散人(陕西)
母亲把一辈子织成屋檐
我们在底下
躲过所有的风雨
【水中绿荷浅析】微诗以《避风港》的名义,用最朴素的语言描述天底下最无私、最伟大的母爱。“母亲把一辈子织成屋檐”,这屋檐有母亲风华正茂的缩影,有母亲中年人生的艰辛支撑,有母亲晚年时光里暖灯一般的守望……每个孩子都有如此屋檐,如此避风港,温暖记忆,走过山重水复。
避风港
文/小乙(辽宁)
裤腿漏风,衣袖滴雨
你递来半杯温茶
暖透了漂泊的清秋
【水中绿荷浅析】“裤腿漏风,衣袖滴雨”,是一个人面临困境的窘迫之状,为“避风港”做铺垫,做渲染。使后来“你递来半杯温茶”,更有温度,更有张力,让“暖透了漂泊的清秋”,落到实处,掷地有声。
避风港
文/蔡淑萍(甘肃)
你,伟岸的身躯
锁一汪清泉
花木,舒眉舞袖
【水中绿荷浅析】微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别具一格的《避风港》。“锁一汪清泉”,更显清灵,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因为那清泉,才有花木舒眉的熨帖,舞袖的婀娜,诗句里有美的意象,更有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好生活的向往。
避风港
文/点亮心灯(河北)
朵朵莲花被托举到阳光下
那困于荷塘之根
代代出淤泥而不染
【水中绿荷浅析】“朵朵莲花被托举到阳光下”,以盛大衬托美,衬托托举的力量,微诗在极力张显主题的同时,且不忘赞美莲“代代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构思美,措词严谨。
————————
瑞雪丰韵浅析篇
避风港
文/薛鲁军(湖南)
这条路,总是被烟火味包裹着
溃口有风
归来,总有蒜香暖着风寒
瑞雪丰韵浅析:人生之路并没有一帆风顺的理由,生活总有风雨同舟历程。寒冬渐逝,春天还会远吗?乡愁是一生牵挂……
避风港
文/岐麟散人(陕西)
母亲把一辈子织成屋檐
我们在底下
躲过所有的风雨
瑞雪丰韵浅析:一首象征性抒情诗,作者将母亲的爱融化为一辈子织成屋檐,父亲像房屋脊梁筑造,有了父母的呵护,生活有了情趣,家庭生机勃勃,生活之光就有盼头,才有一个温暖家。
避风港
文/小乙(辽宁)
裤腿漏风,衣袖滴雨
你递来半杯温茶
暖透了漂泊的清秋
瑞雪丰韵浅析:作者借人体衣冠来笔墨,将避风港画龙点晴描述:人生宛如一只半浓茶壶,一边脚踏实地的耕耘,一边裤腿漏风,衣袖滴雨,也可喻:人生沥沥风雨兼程而进……
避风港
白芷/江西
用灶台手机三行诗
筑个暑假结界
悄悄磨洗,暮年的自己
瑞雪丰韵浅析:一首深情的三行诗,作者将手机不离手,灶台煮饭时还带着手机观看,将那种痴迷的手机内涵尽情欣赏,也可喻:将爱的诗情趣味化来描写,即通俗又细说,有暑假说明作者是位教育工作者……
避风港
文/陈世勇(贵州)
藏着一身疲惫,回府……
那一桌方言
治愈,多年在外患下的顽疾
瑞雪丰韵浅析:作者巧用一个“藏”字与意象性“顽疾”词语相融,将心灵鸡汤归纳得淋漓尽致。文风即含蓄又张扬,人生那有都平坦,带着疲惫不堪回府,该“府”,说明作者出于大家庭,那背井离乡思念而痛顽疾,始终不能治愈乡愁,而深深感慨……
避风港
文/蔡淑萍(甘肃)
你,伟岸的身躯
锁一汪清泉
花木,舒眉舞袖
瑞雪丰韵浅析:一首简约又大气微型诗,作者将父亲,以第二人称描述,那伟岸的身躯,使父亲形象显得高大宏伟,锁一汪清泉,也可喻:两袖清风的家境。作者以“花木,舒眉舞袖”诗意来书写,也可喻:家庭赋有和谐幸福快乐氛围……
避风港
文/点亮心灯(河北)
朵朵莲花被托举到阳光下
那困于荷塘之根
代代出淤泥而不染
瑞雪丰韵浅析:该文与众不同的是,作者借淡雅莲容,巧妙以拟人化衬托出“被托举阳光”,那意象性困于荷塘之根,说明了传统性的家有家规的方圆,代代出淤泥而不染,也可喻:作者出自具有良好家风及传统理念的家庭,具有清风拔翠后辈及家庭兴旺环境及朴实心灵……
————————
王兴献浅读篇
避风港
文/陈世勇(贵州)
藏着一身疲惫,回府……
那一桌方言
治愈,多年在外患下的顽疾
[王兴献浅读]此诗表达了家乡对游子的治愈力量,方言如同良药,能治愈游子在外多年的孤独,展现了家的温暖与归属感。
避风港
文/点亮心灯(河北)
朵朵莲花被托举到阳光下
那困于荷塘之根
代代出淤泥而不染
[王兴献浅读]此诗通过莲花的生长环境,强调了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本真,不染尘埃,表达了避风港对心灵的净化与保护。
避风港
文/蔡淑萍(甘肃)
你,伟岸的身躯
锁一汪清泉
花木,舒眉舞袖
[王兴献浅读]此诗通过花木的舒展,进一步描绘出避风港内和谐、生机勃勃的景象。
————————
点亮心灯浅评篇
避风港
文/薛鲁军(湖南)
这条路,总是被烟火味包裹着
溃口有风
归来,总有蒜香暖着风寒
点亮心灯浅评:通俗的语言,丰富的情感。”烟火、风、蒜香、暖“等词语精心构思,陡然让”避风港“多了几分亲情的厚重和幸福的暖。
避风港
文/岐麟散人(陕西)
母亲把一辈子织成屋檐
我们在底下
躲过所有的风雨
点亮心灯浅评:从屋檐到躲过风雨,其中的过程虽然只是简述,但通过诗句的表达,欣赏到来自母亲(避风港)那既普通而又伟大的爱。
避风港
文/小乙(辽宁)
裤腿漏风,衣袖滴雨
你递来半杯温茶
暖透了漂泊的清秋
点亮心灯浅评:三句诗,两个画面,让避风港的内涵颇具感染力。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看孩子,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避风港
白芷/江西
用灶台手机三行诗
筑个暑假结界
悄悄磨洗,暮年的自己
点亮心灯浅评:在这里家就是避风港,独辟蹊径,切入一个新角度。暑假“灶台手机三行诗”,享受着一个他人不一样的世界,让暮年生活充满了情趣和乐趣。
避风港
文/陈世勇(贵州)
藏着一身疲惫,回府……
那一桌方言
治愈,多年在外患下的顽疾
点亮心灯浅评:诗句通俗而不庸俗。疲惫之余享受着家的温暖,那些在外的“苦难”顿时烟消云散。家是避风港,更是疗伤最好的地方。
避风港
文/蔡淑萍(甘肃)
你,伟岸的身躯
锁一汪清泉
花木,舒眉舞袖
点亮心灯浅评:欣赏到一个温馨的画面。伟岸的身躯下,“花木,舒眉舞袖”,这是在保护,同时也看到了“花木”的健康成长。
————————
争奇斗艳篇
避风港
飘渺/浙江
纸页轻托垂落夕阳
墨迹裹住微颤
字里筑巢暖,不惧寒霜
避风港
瑞雪丰韵/浙江
黄昏 滚雾霾
渔舟匆匆启帆 归来
雨滴抖擞着 遮天憨笑星辰
避风港
文/海天纤尘(北京)
用宁静缝补破损的帆
涛声拍打海岸
不停召唤 远方狂野的征服
避风港
文/剑风使者(河北)
脱下征尘,折叠疲惫
躺在母亲的臂弯里
暖一暖冰凉的呼吸
避风港
文/心开(天津)
枯木蝶,薄荷叶
相遇的秋日里
量子纠缠了几世的重逢
避风港
文/随心惜缘(山东)
总有那么一隅,能治愈不适
包括体寒
还有那些疯言疯语
避风港
蒲怀安/宁夏
故居,终究还原给了泥土
我站在旧址
影子,却躺在热炕头上暖着老寒腿
避风港
千里冰川/广东
还记得,以前家住在岸边……
恶浪来时
娘紧紧抱着我,躲过每一个险情
避风港
文/空山(浙江)
一个梦里也要寻找的地方
当钥匙插入锁孔的瞬间
我回到了母亲的臂弯
避风巷
古墨/安徽
老屋,还微着那盏光
母亲又拨亮了一些
夜太黑,怕游子的脚步走失
避风港
书虫虫/黑龙江
暴雨,肆虐地唱了一晚
母亲的臂弯
在黎明前,让其改了航道
避风港
杨留碗/江苏
乌云在空中奔腾
千万颗心跳泊进去
脉搏渐渐地趋于平静
——————
百花齐放篇
避风港
文/黔川(贵州)
每一次浪涛拍打船舷
你满是老茧的手掌
第一时间撑起不沉的岸
避风港
文/温柔的鱼刺(福建)
母亲洗涤风雨时慈祥的微笑
打破冰山
窗外。枫叶悄悄附在爬虫身上
避风港
文/归心田(浙江)
胸比埠,双臂弯成岸
拥抱归航
惊涛到此演绎温馨浪漫
避风港
清风/四川
把烦恼打包 把悲伤打包
故土啊 我好想——
在你温暖的臂弯里酣睡
避风港
文/轻舟(贵州)
归巢
让乡情洗尘疗伤
用温馨缝补远征的风帆
避风港
森林雨/辽宁
眸里,这些风霜疲惫归帆
都是祖国的孩子
臂弯里,一汪蓝色的海
避风港
文/新(上海)
躲进母亲臂弯
江湖的浪,突然
静成一片月光
避风港
文/西毒(西藏)
袅袅炊烟,
总有一碗面等待归来,
让人魂牵梦绕,心旷神怡。
避风港
文/小乙(辽宁)
钻进这三行小巷沉心写诗
清空烦恼事
笔尖润出通感
避风港
郑斌/宁夏
母亲
窑洞
还有自己
中国诗人总社微型诗创作中心服务团队名单
总 编:陈 亮
副总编:知无涯
主 编:新 生
副主编:王兴献 岐麟散人
诗评委:王兴献、小草、瑞雪丰韵、岐麟散人、心开、水中绿荷、飘渺、点亮心灯
责任编辑:瑞雪丰韵、小草
中诗文化首届“诗匠杯”大赛入选作品(ZS036)陈小罗 | 忆 埋(外二首)
2025-09-05
25
2025-09-05
100
2025-09-04
89
中诗文化首届“诗匠杯”大赛入选作品(ZS035)韩学成 | 秋夜(外二首)
2025-09-02
183
中诗文化首届“诗匠杯”大赛入选作品(ZS034)王洪仁 | 中国诗人角赋并序
2025-09-02
146
中诗文化首届“诗匠杯”大赛入选作品(ZS033)王忠平 | 雪花掠过梦境(外二首)
2025-09-02
222
中诗文化首届“诗匠杯”大赛入选作品(ZS032)刘高朋 | 今夜,小凉风(外一首)
2025-09-02
34
中诗文化首届“诗匠杯”大赛入选作品(ZS031)徐荣富 | 我们的河山(外二首))
2025-09-02
43
中诗文化首届“诗匠杯”大赛入选作品(ZS030)阳光波 | 铁血丹心 中国兵
2025-09-02
233
中诗文化首届“诗匠杯”大赛入选作品(ZS029)陈永杰 | 万物皆为折痕(组诗)
2025-09-02
299
2025-01-17
485
2025-01-11
510
中共祥云县委党史研究室(县志办)、祥云县教育体育局、祥云县老促会、祥云四中、中诗网西南交流中心(藏诗阁·文艺家驿站)联合举办,本次征文活动共收到各种体裁的文章216件,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的50件作品全部入编成书。
2023-06-07
774
2023-05-27
670
2023-05-24
750
中国诗人总社云南分社暨宾川文化旅游网在中国十大名山之地·云南大理宾川揭牌
2023-05-22
810
2023-05-20
721
2023-05-19
739
2023-05-17
622
2023-05-16
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