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社微型诗创作中心第233期 《避风港》出题人:心开
来源: | 作者:诗路 | 发布时间: 2025-09-05 | 99 次浏览 | 分享到:


八月立秋,小舟撑出荷塘里的意境,那些诗里诗外的快乐与自由,是否也是您灵魂的避风港?!请大家以《避风港》为题,创作一首微型诗。

 

——出题人:心开

 

本期特邀评委:心开 岐麟散人 飘渺 小草 水中绿荷  瑞雪丰韵 王兴献 点亮心灯

 



师荐赏析篇

 

心开读诗篇

 

避风港

/陈世勇(贵州)

 

藏着一身疲惫,回府……

 

那一桌方言

治愈,多年在外患下的顽疾

 

【心开读诗】家乡话,也就是方言。更多的游子所升腾起来的那些想念吧!

 

避风港

/点亮心灯(河北)

 

朵朵莲花被托举到阳光下

 

那困于荷塘之根

代代出淤泥而不染

 

【心开读诗】托举而出的莲离不开荷塘的泥,根茎与泥土之间的互存互生的每一天,都是给莲的养料。别人扔的泥巴终究还是成就了莲的清香。

 

避风港

/蔡淑萍(甘肃)

 

你,伟岸的身躯

锁一汪清泉

 

花木,舒眉舞袖

 

【心开读诗】第二人称介入是一种平移视角截取的画面,从这开始的温馨与温暖,都是外界的因素所无法摧毁的存在。

 

避风港

/小乙(辽宁)

 

钻进这三行小巷沉心写诗

清空烦恼事

笔尖润出通感

 

【心开读诗】三行虽小,却也包罗万象。笔尖润墨,书写大千世界。这是诗人的宿命,也是一种超脱的存在,与之匹配的都是日子的诗情画意。

——————

岐麟散人浅读篇

 

避风港

/薛鲁军(湖南)

 

这条路,总是被烟火味包裹着

 

溃口有风

归来,总有蒜香暖着风寒

 

岐麟散人浅评:一首接地气的微诗。烟火裹着的路,是心的指向。风从溃口钻来,却吹不散归来时的蒜香——那是家的温度,轻轻熨帖着一路风寒,避风港就是家。

 

避风港

/小乙(辽宁)

 

裤腿漏风,衣袖滴雨

 

你递来半杯温茶

暖透了漂泊的清秋

 

岐麟散人浅评:首句写出在外的辛酸与不易,二句半杯温茶递来,暖意漫过全身,漂泊已不重要,原来避风港,藏在这掌心的温度里。

 

避风港

白芷/江西

 

用灶台手机三行诗

筑个暑假结界

悄悄磨洗,暮年的自己

 

岐麟散人浅评: 诗人笔下的避风港很简单,灶台烟火、手机絮语、三行小诗,暂离喧嚣,消暑假期,打磨暮年的自己,这里是独属的温柔港湾,也是人生的归宿和独属的幸福。

 

避风港

/陈世勇(贵州)

 

藏着一身疲惫,回府……

 

那一桌方言

治愈,多年在外患下的顽疾

 

岐麟散人浅读:家就是游子的避风港,回家,放下疲惫,亲人的呵护与关心温暖游子心田。

 

避风港

/点亮心灯(河北)

 

朵朵莲花被托举到阳光下

 

那困于荷塘之根

代代出淤泥而不染

 

岐麟散人浅读: 荷塘深处,根在淤泥中坚守,朵朵莲花向阳而生,高洁品质世人仰慕,这扎根的地方,就是灵魂永恒的避风港,含蓄而有力。

————————

飘渺读诗篇

 

避风港

/薛鲁军(湖南)

 

这条路,总是被烟火味包裹着

 

溃口有风

归来,总有蒜香暖着风寒

 

飘渺读诗:这首诗以极简笔触写尽归处的暖。把外界的寒意与颠簸,陡然转换成最朴素的厨间香气,成了抵御风霜的力量。全诗无一字写,却以烟火与蒜香为锚,让归来有了具体的温度,于细微处见深情,是漂泊者都懂的柔软回响。

 

避风港

/点亮心灯(河北)

 

朵朵莲花被托举到阳光下

 

那困于荷塘之根

代代出淤泥而不染

 

飘渺读诗:别有意趣的一首小诗。首句用上动词,有画面感,莲花是希望的显影。根虽困于淤泥,却托出代代洁净。经典意象,在此成了避风港的注脚:所谓庇护,是让纯粹在根基的托举里,稳稳向阳。

——————

小草浅析篇

 

避风港

/薛鲁军(湖南)

 

这条路,总是被烟火味包裹着

 

溃口有风

归来,总有蒜香暖着风寒

 

小草浅析这首短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充满烟火气息的温馨画面!通过意象的叠加和情感的渗透,营造出一种归家的舒心安宁与温暖!正如诗文所言这条通往回家路,始终被生活的温暖所环绕,即使有偶尔的风雨侵袭,归来的时候,总有蒜香的气味暖着风寒!比拟贴切,情感饱满!

 

避风港

/岐麟散人(陕西)

 

母亲把一辈子织成屋檐

我们在底下

躲过所有的风雨

 

小草浅析微诗以母亲屋檐为核心意象,通过简洁而富有张力的语言,展现母爱如港湾般庇护子女的主题思想!首句"屋檐"这一具体物象与母亲的辛苦一生捆绑。颈句与尾句的互为递进赋予母爱以近乎神性的保护力量。看似浅显易懂,实则寓意深长!

 

避风港

/小乙(辽宁)

 

裤腿漏风,衣袖滴雨

 

你递来半杯温茶

暖透了漂泊的清秋

 

小草浅析:   微诗以简练的意象勾勒出漂泊者倍受感动的温馨画面。展现了现代诗歌以小见大"的艺术内涵。"裤腿漏风""衣袖滴雨"形成横向的空间延展,而"半杯温茶"则构建出纵向的深度情感。茶水的温度成为垂直方向的救赎。这种十字交叉的空间意象描写,精准捕捉了现代人既漂泊又渴望安定的矛盾心愿。

 

避风港

白芷/江西

 

用灶台手机三行诗

筑个暑假结界

悄悄磨洗,暮年的自己

 

小草浅析此诗以现代生活元素构建诗意栖居。在碎片化时代中寻找精神自洽的慰藉。暑假结界一句堪称神来之笔。将教育时间的"暑假"转化为空间概念的"结界",在时间的裂缝中开辟出精神领地。"磨洗暮年"的自我观照,通过"悄悄"这个副词,不仅流露出宗式的自我参照,而且包含了存在主义者的焦虑!磨洗的动作既是对岁月的抵抗,又是对生命的抛光,在矛盾中达成诗意平衡的艺术魅力!

 

避风港

/陈世勇(贵州)

 

藏着一身疲惫,回府……

 

那一桌方言

治愈,多年在外患下的顽疾

 

小草浅析首句"藏着一身疲惫"中的""字精妙,既暗示现代人对外强撑的生存状态,又为后文的"治愈"埋下伏笔。一桌方言"是诗眼所在,将听觉的方言转化为视觉的宴席。桌子作为家庭团聚的核心意象,承载着比食物更珍贵的语言记忆。未句"顽疾"的隐喻既凸显了现代性病症的顽固,又彰显了乡土治愈的神奇。这种将社会学观察转化为医学隐喻的写法,体现了当代诗歌对现实问题的诗性转化能力。比拟贴切,情感细腻!

 

避风港

/蔡淑萍(甘肃)

 

你,伟岸的身躯

锁一汪清泉

 

花木,舒眉舞袖

 

小草浅析:   首句将避风港的物理特征人格化。"伟岸"一词既描绘物理高度,又暗含精神高度,这种双重性为下文的意象转换埋下伏笔。诗眼"锁一汪清泉"中的""字极具张力。锁住一汪清泉,形成了整体意境中的"刚柔相济"。这种刚柔并济的审美处理,既延续了中国古典美学传统,又赋予其现代诗简洁表达的艺术魅力!

 

避风港

/点亮心灯(河北)

 

朵朵莲花被托举到阳光下

 

那困于荷塘之根

代代出淤泥而不染

 

小草浅析首句 "朵朵莲花被托举阳光下"形成动态的视觉画面,"托举"一词暗含某种仪式感的神圣。阳光作为澄明境界的象征,与后文"淤泥"形成光明与晦暗的二元对立,这种空间分割延续了古典诗歌"出淤泥而不染"的审美传统。困于荷塘之根的困字赋予植物根系以人类处境。而"代代"一词打破时间线性,使"不染"的精神品格获得遗传学意义上的永恒!

————————

水中绿荷浅析篇

 

避风港

/岐麟散人(陕西)

 

母亲把一辈子织成屋檐

我们在底下

躲过所有的风雨

 

【水中绿荷浅析】微诗以《避风港》的名义,用最朴素的语言描述天底下最无私、最伟大的母爱。母亲把一辈子织成屋檐,这屋檐有母亲风华正茂的缩影,有母亲中年人生的艰辛支撑,有母亲晚年时光里暖灯一般的守望……每个孩子都有如此屋檐,如此避风港,温暖记忆,走过山重水复。

 

避风港

/小乙(辽宁)

 

裤腿漏风,衣袖滴雨

 

你递来半杯温茶

暖透了漂泊的清秋

 

【水中绿荷浅析】裤腿漏风,衣袖滴雨,是一个人面临困境的窘迫之状,为避风港做铺垫,做渲染。使后来你递来半杯温茶,更有温度,更有张力,让暖透了漂泊的清秋,落到实处,掷地有声。

 

避风港

/蔡淑萍(甘肃)

 

你,伟岸的身躯

锁一汪清泉

 

花木,舒眉舞袖

 

【水中绿荷浅析】微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别具一格的《避风港》。锁一汪清泉,更显清灵,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因为那清泉,才有花木舒眉的熨帖,舞袖的婀娜,诗句里有美的意象,更有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好生活的向往。

 

避风港

/点亮心灯(河北)

朵朵莲花被托举到阳光下

 

那困于荷塘之根

代代出淤泥而不染

 

【水中绿荷浅析】朵朵莲花被托举到阳光下,以盛大衬托美,衬托托举的力量,微诗在极力张显主题的同时,且不忘赞美莲代代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构思美,措词严谨。

————————

瑞雪丰韵浅析篇

 

避风港

/薛鲁军(湖南)

 

这条路,总是被烟火味包裹着

 

溃口有风

归来,总有蒜香暖着风寒

 

瑞雪丰韵浅析:人生之路并没有一帆风顺的理由,生活总有风雨同舟历程。寒冬渐逝,春天还会远吗?乡愁是一生牵挂……

 

避风港

/岐麟散人(陕西)

 

母亲把一辈子织成屋檐

我们在底下

躲过所有的风雨

 

 

瑞雪丰韵浅析:一首象征性抒情诗,作者将母亲的爱融化为一辈子织成屋檐,父亲像房屋脊梁筑造,有了父母的呵护,生活有了情趣,家庭生机勃勃,生活之光就有盼头,才有一个温暖家。

 

避风港

/小乙(辽宁)

 

裤腿漏风,衣袖滴雨

 

你递来半杯温茶

暖透了漂泊的清秋

 

瑞雪丰韵浅析:作者借人体衣冠来笔墨,将避风港画龙点晴描述:人生宛如一只半浓茶壶,一边脚踏实地的耕耘,一边裤腿漏风,衣袖滴雨,也可喻:人生沥沥风雨兼程而进……

 

避风港

白芷/江西

 

用灶台手机三行诗

筑个暑假结界

悄悄磨洗,暮年的自己

 

瑞雪丰韵浅析:一首深情的三行诗,作者将手机不离手,灶台煮饭时还带着手机观看,将那种痴迷的手机内涵尽情欣赏,也可喻:将爱的诗情趣味化来描写,即通俗又细说,有暑假说明作者是位教育工作者……

 

避风港

/陈世勇(贵州)

 

藏着一身疲惫,回府……

 

那一桌方言

治愈,多年在外患下的顽疾

 

瑞雪丰韵浅析:作者巧用一个字与意象性顽疾词语相融,将心灵鸡汤归纳得淋漓尽致。文风即含蓄又张扬,人生那有都平坦,带着疲惫不堪回府,该,说明作者出于大家庭,那背井离乡思念而痛顽疾,始终不能治愈乡愁,而深深感慨……

 

避风港

/蔡淑萍(甘肃)

 

你,伟岸的身躯

锁一汪清泉

 

花木,舒眉舞袖

 

瑞雪丰韵浅析:一首简约又大气微型诗,作者将父亲,以第二人称描述,那伟岸的身躯,使父亲形象显得高大宏伟,锁一汪清泉,也可喻:两袖清风的家境。作者以花木,舒眉舞袖诗意来书写,也可喻:家庭赋有和谐幸福快乐氛围……

 

避风港

/点亮心灯(河北)

 

朵朵莲花被托举到阳光下

 

那困于荷塘之根

代代出淤泥而不染

 

瑞雪丰韵浅析:该文与众不同的是,作者借淡雅莲容,巧妙以拟人化衬托出被托举阳光,那意象性困于荷塘之根,说明了传统性的家有家规的方圆,代代出淤泥而不染,也可喻:作者出自具有良好家风及传统理念的家庭,具有清风拔翠后辈及家庭兴旺环境及朴实心灵……

————————

王兴献浅读篇

 

避风港

/陈世勇(贵州)

 

藏着一身疲惫,回府……

 

那一桌方言

治愈,多年在外患下的顽疾

 

[王兴献浅读]此诗表达了家乡对游子的治愈力量,方言如同良药,能治愈游子在外多年的孤独,展现了家的温暖与归属感。

 

避风港

/点亮心灯(河北)

 

朵朵莲花被托举到阳光下

 

那困于荷塘之根

代代出淤泥而不染

 

[王兴献浅读]此诗通过莲花的生长环境,强调了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本真,不染尘埃,表达了避风港对心灵的净化与保护。

 

避风港

/蔡淑萍(甘肃)

 

你,伟岸的身躯

锁一汪清泉

 

花木,舒眉舞袖

 

[王兴献浅读]此诗通过花木的舒展,进一步描绘出避风港内和谐、生机勃勃的景象。

————————

点亮心灯浅评篇

 

避风港

/薛鲁军(湖南)

 

这条路,总是被烟火味包裹着

 

溃口有风

归来,总有蒜香暖着风寒

 

点亮心灯浅评:通俗的语言,丰富的情感。烟火、风、蒜香、暖等词语精心构思,陡然让避风港多了几分亲情的厚重和幸福的暖。

 

避风港

/岐麟散人(陕西)

 

母亲把一辈子织成屋檐

我们在底下

躲过所有的风雨

 

点亮心灯浅评:从屋檐到躲过风雨,其中的过程虽然只是简述,但通过诗句的表达,欣赏到来自母亲(避风港)那既普通而又伟大的爱。

 

避风港

/小乙(辽宁)

 

裤腿漏风,衣袖滴雨

 

你递来半杯温茶

暖透了漂泊的清秋

 

点亮心灯浅评:三句诗,两个画面,让避风港的内涵颇具感染力。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看孩子,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避风港

白芷/江西

 

用灶台手机三行诗

筑个暑假结界

悄悄磨洗,暮年的自己

 

点亮心灯浅评:在这里家就是避风港,独辟蹊径,切入一个新角度。暑假灶台手机三行诗,享受着一个他人不一样的世界,让暮年生活充满了情趣和乐趣。

 

避风港

/陈世勇(贵州)

 

藏着一身疲惫,回府……

 

那一桌方言

治愈,多年在外患下的顽疾

 

点亮心灯浅评:诗句通俗而不庸俗。疲惫之余享受着家的温暖,那些在外的苦难顿时烟消云散。家是避风港,更是疗伤最好的地方。

 

避风港

/蔡淑萍(甘肃)

 

你,伟岸的身躯

锁一汪清泉

 

花木,舒眉舞袖

 

点亮心灯浅评:欣赏到一个温馨的画面。伟岸的身躯下,花木,舒眉舞袖,这是在保护,同时也看到了花木的健康成长。

————————

争奇斗艳篇

 

避风港

飘渺/浙江

 

纸页轻托垂落夕阳 

墨迹裹住微颤

字里筑巢暖,不惧寒霜

 

避风港

瑞雪丰韵/浙江

 

黄昏  滚雾霾

渔舟匆匆启帆 归来

雨滴抖擞着 遮天憨笑星辰

 

避风港

/海天纤尘(北京)

 

用宁静缝补破损的帆

涛声拍打海岸

不停召唤 远方狂野的征服

 

避风港

/剑风使者(河北)

 

脱下征尘,折叠疲惫

躺在母亲的臂弯里

暖一暖冰凉的呼吸

 

避风港

/心开(天津)

 

枯木蝶,薄荷叶

相遇的秋日里

量子纠缠了几世的重逢

 

避风港

/随心惜缘(山东)

 

总有那么一隅,能治愈不适

包括体寒

还有那些疯言疯语

 

避风港

蒲怀安/宁夏

 

故居,终究还原给了泥土

 

我站在旧址

影子,却躺在热炕头上暖着老寒腿

 

避风港

千里冰川/广东

 

还记得,以前家住在岸边……

 

恶浪来时

娘紧紧抱着我,躲过每一个险情

 

避风港

/空山(浙江)

 

一个梦里也要寻找的地方

 

当钥匙插入锁孔的瞬间

我回到了母亲的臂弯

 

避风巷

古墨/安徽

 

老屋,还微着那盏光

母亲又拨亮了一些

夜太黑,怕游子的脚步走失

 

避风港

书虫虫/黑龙江

 

暴雨,肆虐地唱了一晚

 

母亲的臂弯

在黎明前,让其改了航道

 

避风港

杨留碗/江苏

 

乌云在空中奔腾

千万颗心跳泊进去

脉搏渐渐地趋于平静

——————

百花齐放篇

 

避风港

/黔川(贵州)

 

每一次浪涛拍打船舷

你满是老茧的手掌

第一时间撑起不沉的岸

 

避风港

/温柔的鱼刺(福建)

 

母亲洗涤风雨时慈祥的微笑

打破冰山

窗外。枫叶悄悄附在爬虫身上

 

避风港

/归心田(浙江)

 

胸比埠,双臂弯成岸

拥抱归航

 

惊涛到此演绎温馨浪漫

 

避风港

清风/四川

 

把烦恼打包  把悲伤打包

故土啊   我好想——

在你温暖的臂弯里酣睡

 

避风港

/轻舟(贵州)

 

归巢

让乡情洗尘疗伤

用温馨缝补远征的风帆

 

避风港

森林雨/辽宁

 

眸里,这些风霜疲惫归帆

都是祖国的孩子

臂弯里,一汪蓝色的海

 

 

避风港

/(上海)

 

躲进母亲臂弯

江湖的浪,突然

静成一片月光

 

避风港

/西毒(西藏)

 

袅袅炊烟,

总有一碗面等待归来,

让人魂牵梦绕,心旷神怡。

 

避风港

/小乙(辽宁)

 

钻进这三行小巷沉心写诗

清空烦恼事

笔尖润出通感

 

避风港

郑斌/宁夏

 

母亲

窑洞

还有自己

 



中国诗人总社微型诗创作中心服务团队名单

   编:陈  

副总编知无涯

主 编:新  

副主编:王兴献 岐麟散人 

诗评委:王兴献、小草、瑞雪丰韵、岐麟散人、心开、水中绿荷、飘渺、点亮心灯

责任编辑:瑞雪丰韵、小草

 

 

 



新闻
更多
更多